AI赛道营销实战:微软独家洞察助推品牌增长

微软是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先行者。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全面重塑各行业的格局,从生成式AI、智能助手到AI+场景化应用,增长的市场规模和用户需求为广告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营销契机。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如何制定高效的广告策略,捕捉增长红利,是营销成功的关键。

本文总结了微软广告独家数据和观察,并为AI行业广告主提供定制的实操建议,希望助力AI行业广告主洞察潜在机会,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AI行业发展的“中国加速度”

1. 政策利好,驱动行业加速前行

政策的持续加持为AI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既有宏观战略的指引,也有细化政策的落地。

国家战略规划: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行业发展设定了清晰方向。

地方专项扶持: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专项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AI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2. 市场规模扩张,开启增长新局面

AI市场的快速扩张进一步夯实了行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AI市场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预计可达4015亿元[1]

2016-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1]

生成式AI拓展应用边界:生成式AI的崛起推动智能客服、个性化内容生成和智能供应链管理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拓宽了AI产业链的应用场景。

AIPC迎来新机遇: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6280万台,同比增长了3.4%。Canalys预测,2025年,AIPC预计达到1.03亿台,兼容AI的PC有望在2027年渗透率达到60%[2]。随着AIPC的加速普及,也将为上下游产业链创造更多机会。

 

3. 需求端兴趣持续增长,投放潜力大

AI技术突破、应用领域扩大等因素带动了公众兴趣与需求的持续增长:

搜索需求攀升:根据必应数据,AI相关搜索量持续上涨,尤其是、和类搜索需求,占整体需求的58%[3],反映了AI产品与服务在公众工作生活中的广泛渗透。

投放潜力大:随着生成式AI、AIPC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AI相关投放将为广告主带来了高效触达目标用户的绝佳机会。

AI搜索量趋势图,微软内部报告

机遇与挑战:

AI行业品牌主的投放观察和关键议题

1. AI行业投放观察

根据微软广告的内部数据及市场观察,AI行业的广告投放现状呈现出以下特征:

搜索量持续增长:

AI相关搜索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36%,特别是生成式AI领域表现尤为突出[3]。这种增长主要受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和用户教育的推动。

AI品牌关键词搜索量约占总量的70%[4],表明头部品牌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的声量和吸引力,而非品牌关键词则在发现阶段扮演重要角色。

品类和场景多样化:

生成式AI细分领域,如AI图像生成、文本生成和语音生成,是搜索量增长最快的领域。

与办公协同、内容创作等场景结合的AI产品需求增长较快,投放竞争相对较小,为广告主提供了新的机会。

头部与腰部品牌的差异:

头部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检索量,广告投放以品牌词为主。

腰部及垂直领域的AI品牌需要通过投放行业词获取流量,以增加品牌曝光度和潜在客户的转化。

用户路径与设备偏好:

非品牌关键词搜索多出现在用户路径的初期和中段,而大多数路径最终以品牌关键词点击结束。

AI相关搜索中,PC端用户更倾向于研究型查询,适合长路径、多点触达的广告策略。

 

2.微软广告,更适合AI行业的投放选择

强大的PC用户基数,适配AI高频使用场景

AI在工作、学习等场景的使用更依赖PC端,如AI文本生成、数据分析、编程辅助等功能,这些任务通常需要更深度的处理和更舒适的操作体验。而微软在PC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基于Windows生态的企业和个人用户,为AI品牌投放提供了天然的场景契合度。

精准触达高质量受众,转化效果更佳

微软内部资料显示,微软用户中,38%拥有较高家庭收入,且其搜索网络用户的在线购物花费比普通网民高出23%。AI品牌能够通过微软广告触达高价值受众,提升转化效果。

高用户粘性,信息触达效率更高

微软受众广告能够有效嵌入用户日常的使用场景,如Bing搜索首页、邮件处理等。这种高粘性环境下的广告投放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和互动,形成深度转化。同时,通过跨设备追踪,广告活动可以持续影响用户的决策过程。

跨屏融合体验优越,广告投放成本优化

微软广告能够实现跨PC、平板和移动端的无缝融合,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交互体验。对于AI品牌来说,这种全渠道整合策略不仅提高了广告的覆盖率和可见性,还通过多设备的数据整合优化了投放成本。例如,跨屏广告能有效覆盖长路径、多点接触的用户旅程,在提高广告触达效率的同时保持成本的可控性。

 

向上滑动查看行业案例

 

 

🎯挑战

Kimi所在的中国互联网大模型行业竞争激烈,尽管Kimi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当红顶流,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行业竞争压力大,获客成本高,竞争对手借助流量优势迅速吸引用户,同时,用户在尝鲜后如何留存也是一大难题。Kimi亟需找到突破口,在竞争激烈且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目标

在一片红海中,获得更多优质的注册用户,助力Kimi从当红到长红,长期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位置

 

🎯策略

微软广告通过精准的流量匹配与智能定向,帮助Kimi锁定AI行业中的刚需用户,特别是在办公和学习场景中。通过Bing搜索广告和Edge信息流广告,Kimi能够触及大量潜在用户,并通过品牌词和细分场景词的精细化投放,平衡流量拓展与转化效率。借助Microsoft Start名站导航,持续打造品牌认知。此外,微软广告的技术支持与数据优化,使得Kimi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实现了动态调整,降低了试错成本并提升了转化率。

🎯效果

这一系列个性化的广告策略最终带来了良好的数据表现:KIMI连续13周注册用户数周均增长率达18.7%,同期总注册用户数位居同类媒体首位;在AI行业榜单中,Kimi稳居第一,月访问量超2570万,展现出长红之势。

 

微软广告以行业领先的AI能力和场景营销策略,为Kimi精准锁定AI刚需人群,实现流量与转化的双赢。微软广告是AI行业广告主拓展市场与增强品牌影响力的理想伙伴。

 

 

合规与责任:

护航品牌主的市场拓展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在数据合规、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方面引发了全球关注。国内外政策对AI的监管日趋严格,品牌主在拓展市场时,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与产品的合规责任,更需确保自身营销活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微软在AI伦理与合规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微软广告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的合规实践,为品牌主提供安全高效的营销解决方案。选择微软广告这一合规性和安全性兼备的营销平台,是AI行业品牌主实现安全合规全球化发展的理想途径。

 

独家观察与策略:

为AI行业品牌主定制的投放建议

1. 投放时段选择:抓住流量高峰,提高曝光效率

最佳投放时间段:AI行业广告流量集中在周一到周四,一天中的流量集中在8-12点,14-19点。这些时间段不仅用户活跃度较高,可以有效提升广告的曝光率和点击量。

夜间长尾效应:19点后流量虽有所减少,但流量仍较可观。

 

2. 投放策略:品牌词与行业词结合,覆盖全旅程

头部品牌策略:头部品牌自带高品牌检索量,投放应重点优化品牌词及相关品类词,确保品牌在用户搜索路径中的高曝光率。

中小品牌策略:对于腰部和垂直领域的AI品牌,应增加对行业关键词的投放,如"AI写作工具"、"AI视频生成器"等,通过精准匹配获取更多潜在客户流量。

 

3. 产品选择:微软受众广告+搜索广告的路径覆盖

将受众广告与搜索广告组合投放,覆盖从发现、考虑到购买的旅程,尤其能在品牌认知阶段显著提升品牌曝光度。

微软受众广告通过穿插在必应首页的新闻信息流等高粘性场景,能实现:

高意图用户触达:投放的受众广告可有效促进品牌关键词的搜索量,增强用户的品牌认知与访问意愿。

精准受众覆盖:微软广告的数据分析显示,接触过受众广告曝光的用户更倾向于访问品牌网站或转化为客户。

 

4. 对接转化:TCPA出价模式助力优化

通过TCPA(目标每次转化出价)模式,广告主可以让系统根据转化目标自动优化,实现转化效果的逐步提升,CPA 逐步降低,保证流量稳定,此外还可基于多种转化目标进行优化,如购买,订阅,注册等。

 

5. 灵活运用组件样式:提升展示效果和点击率

微软广告提供五种广告组件,包括筛选链接组件、图片组件、站点链接组件、操作组件和促销组件。微软广告系统算法通过评估基于所有可用的扩展数据、分配的空间和它可以为广告商和用户提供的积极影响的数百种可能的组合,为每个广告选择最佳的布局。建议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选用组件,尽量多填充组件样式,由算法决定组合效果。

AI行业正在迎来黄金时代,政策红利、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合力,为品牌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空间。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赛道上,微软期待与更多AI品牌合作,共同书写智能时代的增长故事。

 

 

参考资料

[1] 微软内部报告,数据来源:Statista Market Insights & 中商产业研究院, China, 2016 to 2022, Estimate 2023 - 2024; 2024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报告

[2] 微软内部报告,数据来源: Canalys

[3] Microsoft Advertising Internal Data, 2023/8 –2024/9, CN;YoY growth is calculated using Sep searches in 2024 vs. 2023.

[4] Microsoft Advertising Internal Data, 2023/4 – 2024/9, CN; YoY growth is calculated using Apr. searches in 2024 vs. 2023.

发表回复